庆阳:发挥代表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今年以来,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积极部署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广泛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投身于产业发展、退林还耕、生态环保、乡村治理等具体实践之中,实现了乡村振兴市县乡三级人大协同联动。
——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庆阳市各级人大代表,牢牢牵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多次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和群众一起话产业发展,谋乡村振兴,向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帮助扩大产业规模;市人大代表贾延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栽植苹果树,精心打造苹果产业基地;宁县人大代表丑建柱主动带领合作社村民育苗备种,带动了宁县南义乡及周边乡镇瓜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被央视13套《新闻直播间》宣传报道,各级人大代表在助推产业振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助推粮食生产安全。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苗木占用耕地腾退是庆阳市委、市政府今春“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市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4月中旬,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及苗木占用耕地腾退工作专题调研,深入各县(区)、乡(镇)和项目现场,实地查看工作开展情况,深入查找困难问题,提出务实可行意见,并及时将调研情况向市委报告,《庆阳信息(决策参考)》对调研发现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全文刊发。同时,基层各级人大代表也积极投身到退林还耕工作中来,合水县人大代表丑玉强带头清理自家青槐三亩,镇原县人大代表徐刚积极帮助群众推销树苗,还“良田”于“粮田”,发挥了人大代表示范表率作用。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庆阳市各级人大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了关于《庆阳市燃气管理条例(三审附表决稿)》《庆阳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正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庆阳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法治保障;各县(区)、乡(镇)能够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代表工作室”,组织开展选民接待、政策宣讲、代表培训等活动,推动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淳化良好乡风、改善群众生活,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培育文明乡风。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探索出了新的样板。比如:
镇原县孟坝镇创建了人大代表“树下说事”点,成为了“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的主要阵地,自创建以来,累计说事39件,征集到产业培育、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建议9条,调处矛盾纠纷5起,化解历年信访积案1起;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创新成立“说和”工作室,主动邀请50名区、镇人大代表扮演“和事佬”,参与接待群众信访,积极化解纠纷矛盾,成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外的第三方信访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区、镇两级人大换届以后,累计接待群众120多人(次),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34起,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美则农村美。庆阳市各级人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审议了《关于2021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委员们提出了多方面意见建议,归纳为5个重点建议,环资工委就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保证了意见办理与监督同步进行;常委会委员叶红侠向西峰区肖金镇捐赠了一辆价值42万元的垃圾清运车,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设备支撑;环县人大代表、虎洞镇党委书记梁海涛主动带领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群众做了榜样,践行了绿色理念;庆城县太白梁乡组织乡人大代表开展厕所革命视察调研活动,了解了农户改厕的成效、问题及意见建议,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改厕。
人大代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更应该逐浪潮头,走在前列,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今后,庆阳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将更加严格执行代表“两联系”制度,为谱写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 庆阳:发挥牵头协调作用 合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