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市要情”,依法忠诚履职尽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履行审计法定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一是依法报告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受市政府委托,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和审议意见,推进规范预算管理、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二是依法报告国有资产审计情况。按照《审计法》规定,2022年,率先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开展国有资产审计,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审计情况,高悬人大监督“利剑”,护航保值增值“家底”,开创了审计监督新局面。三是依法拓展审计监督内容重点。按照人大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公共财政运行中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及风险隐患揭示和监督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服务人大监督经济运行情况。
创新审计工作模式,全力构建监督新格局
一是推动建立监督关口前移机制。探索建立“人大+审计”监督新模式,联合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召开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县区财政收支、重大政策执行审计进点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增强监督合力,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和表扬。二是推动建立审计现场普法机制。把普法建立在“审计一线”,促使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共同接受人大监督,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广大财会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贯彻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三是推动建立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市人大常委会把审计结果作为审查批准市级决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的重要参考,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作为监督市政府及其各组成部门履职情况的重要内容,推动现代预算制度建设。
强化审计工作保障,全面提升监督效能
一是全力扛牢政治责任。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以“三抓三促”行动落实和深化“两型机关”创建为抓手,强化干部作风养成,发扬斗争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全力提升审计能力。组织开展政治立审、法治兴审、创新活审、科技强审、从严治审“五大行动”,着力打造政治、法治、创新、数字、廉洁“五型机关”,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塑造职业精神,提升专业能力。三是全力落实审计整改。推进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财会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汇聚整改合力,切实将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来源丨市审计局
投稿丨qysr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