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萍是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次全国妇代会代表,甘肃省第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2007年,马银萍以“致富带头人”身份进入村“两委”班子后,把自己搞养猪致富的那股冲劲也带到工作中,因地、因户制宜,在村里大力发展养殖业。针对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的难题,她主动给群众赊猪苗、饲料,跑贷款,又家家户户地搞指导、抓防疫,联系销售,让农户们吃上定心丸,养殖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目前,全村建办养猪专业合作社4家、养牛专业合作社1家,建成养殖暖棚50多座,发展20头以上养猪大户8户,5头以上养牛大户20户,猪存栏1200头、牛存栏280头,年养殖业收入350多万元。
舍己为民的“好公仆”
2016年,马银萍当选为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抓项目访民情,将村里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户情况都记录在本子上,装在心里面,随后付之于行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对200多户群众进行了易地搬迁和危房危窑改造,落实产业奖补资金100多万元;多方争取项目,修建村组硬化路19.7公里;率领村班子先后整治撂荒地110亩,种植玉米4700多亩,很好地提高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探索实施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促进了社会政治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2022年,席沟圈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忠诚守责的“建言者”
作为最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肩上的担子很重,认为“当人大代表,要有大视野”。她通过走访、调研、视察、座谈,从国家发展大局、群众期盼要事出发,先后提出能源建设、生态保护等各类意见建议41条。其中《关于平凉至庆阳铁路项目建设的建议》已获审批,即将开工;《关于支持马莲河及葫芦河生态长廊建设项目的建议》当年列入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关于支持革命老区能源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和重大项目土地指标全国统筹的建议》已被编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关于尽快建设G699南屯二级公路的建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马银萍说,“我要把全部心血和汗水洒在家乡的黄土地上,通过我的努力奋斗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内心装的是百姓冷暖,幸苦奔波谋的是人民福祉,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来源丨镇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投稿丨qysr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