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赵立新
(2025年4月11日)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建党以来,我们党从延安整风运动、整党运动到三讲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再到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纪学习教育已经开展了17次党内集中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每1到2年就部署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教育,连续开展了6次党内集中教育。尽管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同,每次活动主题各有侧重,但都贯穿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鲜明要求。今年,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通过近期一段时间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我深刻认识到,落实中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政治纪律要求,更是提升人大工作质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要以真学、真做的态度,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持续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修好党性修养的“终身课”。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先、率先垂范,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前不久,在贵州云南考察时,对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清醒指出,“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我们要把抓好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终身课题,深刻领悟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的战略考量和政治考量,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要修好人民至上的“情怀课”。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我们人大来讲,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践行为民宗旨上有着独特优势。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服务群众上再用心,会议文件上再严谨,自我约束上再严格,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勤政廉政,为民服务。要发挥好全市近9000名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两联系”“两带来”工作制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完善“专业型+功能性”代表小组,推动代表家站与党建、基层治理等阵地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好“人大代表在行动”“双带一推”“三官”进代表家站室等活动,高质高效办理好代表意见建议,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要用好“人大学习大讲堂”、中层干部业务互训、年轻干部实战化锻炼等平台载体,加强对新知识、新理论、新业态的学习,提升机关干部在产业、科技、金融、改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第三,要修好调查研究的“基础课”。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人大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从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看,近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生产总值连续三年跨越三个百亿级大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化任重道远,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风险防范化解压力仍然存在。从调研工作的成效看,我们自己开展的调研,还存在“研而不透”等问题,形成的调研报告入选全省人大系统优秀调研报告的篇目少、层次低,得到市委批示批转的也比较少。这些都需要我们要进一步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要聚焦党委所指、政府所需、群众所盼,紧盯工作推进的难点、基层实践的热点、制约发展的痛点、推而不动的堵点,精准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网络调查、跟踪调查等方式,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形成更多具有参考性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路径支撑。
第四,要修好能力作风的“实践课”。作风建设的效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具体实践上。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人大工作已经稳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巩固和拓展好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更加需要我们提振精气神、焕发新活力。要提升闻令而动的执行力。要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加强纪律建设的“试金石”,对已经安排部署的任务,要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执行力,制定好责任书、时间表、施工图,全力推动工作精准落实、高效落实,达到预期效果,以工作实绩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要提升勇立潮头的创新力。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前段时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安排改革任务落实工作,涉及我们市人大的有7个方面17项具体工作。要聚焦这些重点任务,打破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以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要提升破解难题的攻坚力。人大是推动问题解决的人大。要始终立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人民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依法运用好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权力,顺势而为、迎难而上,着力推动问题解决,以人大工作新成效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