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平泉镇坚持把人大代表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挖掘洪河川区地理与资源优势,精准锚定设施瓜菜产业,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在瓜菜产业链上,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样板,为群众开辟出设施蔬菜增收致富路。
这几天,平泉镇姚川村瓜菜种植大户孙静整天在菜棚里忙前忙后,刚刚摘完一茬辣椒,客商的货运车便在菜棚前催着装货。如今,洪河川区瓜菜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30多名人大代表扎根一线,从技术指导到市场开拓,为每一户村民精心服务,孙静就得益于联络站的服务,成为当地有名的瓜菜种植大户。“我今年种了25个棚,种的是甜瓜、西瓜、辣椒,这个西瓜跟甜瓜已经结束了,现在辣椒正在采摘,人大代表联络站给我们提供技术还有销售,我们今年卖得非常好,今年这20个棚下来基本就是20万左右。”他说。
为给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帮助群众发展瓜菜产业增收致富。平泉镇人大代表、姚川村党支部书记慕亚峰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依托洪河川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建了一支由“田秀才”“土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这些技术能手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群众科学种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同时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日光温室、钢架拱棚拔地而起,大规模露地瓜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他说:“洪河川区瓜菜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共联系人大代表34人,为设施瓜菜种植提供产前指导、产中培训、产后销售等服务。目前带动178户群众种植瓜菜,其中小拱棚192座,日光温室85座,今年户均可增收两万多元。”
在洪河川区瓜菜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助推下,姚川村已经成为平泉镇的瓜菜联盟示范村,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慕亚峰牵头成立了同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了“线上线下双循环”的销售网络。他不仅与多家商超建立了直供体系,还在国道沿线设立了多个瓜菜驿站,方便群众销售农产品。
如今,洪河川区瓜菜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建立“联络站搭台、合作社唱戏、群众受益”的联动机制,实现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务工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三金”增收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吸纳了一些脱贫户通过棚权抵押获得产业发展贷款,还带动了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县人大代表、平泉镇人大主席杨永超说:“在县人大的精心指导下,2022年按照镇党委总体产业规划,成立了洪河川区瓜菜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为全镇瓜菜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真正把联络站建在了产业链上,为助力全镇产业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来源丨镇原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
投稿丨qysrd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