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研究体会
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群众期盼诉求立法破解民生难题
责任编辑: 来源:法工委 时间: 2022-10-24 101

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群众期盼诉求立法破解民生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要严格遵循立法权限,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2022年9月28日,甘肃省召开全省立法工作座谈会。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赵立新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他说,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庆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立良法、促善治,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安排,围绕人民群众期盼诉求,聚焦立法为民办实事,下足民生立法绣花功夫,助推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upfile

(赵立新同志在全省立法工作座谈会作交流发言)

        找准“民心”切入口,才能让立法接地气。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所在。注重从市情和“民心”中找准立法切入口,坚持从群众需要中明确立法方向,从上位法中寻找立法遵循,从现实问题中寻找具体的法条,立群众需求之法,立真正管用之法。庆阳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国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和固沟保塬工程,2016年5月制定施行了全省设区的市第一部地方实体性法规《庆阳市禁牧条例》,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幼林地、水源地、沙化土地、草原等区域的封禁管护力度。这部条例成为守护庆阳青山绿水的良法利器。立足庆阳燃气大市实际,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庆阳市燃气管理条例》,推行瓶装燃气统一配送制度,强制在燃气管道安装自动切断报警装置,明确不得向高层建筑提供瓶装燃气等禁止性规定,并增加相应法律责任,填补了燃气技防措施强制性法律规范的立法空白,在全国同类法律法规中尚属首创,发挥了地方立法先行先试作用。


upfile

《庆阳市燃气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论证会在兰州召开

        夯实“民意”根基,才能让立法获得最大公约数。地方立法关键在于解决民生现实问题。注重从“民意”中汲取立法智慧,从信访、人大代表建议、群众热线反映等渠道,充分反映人民愿望,努力在立法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2020年7月1日起制定施行的《庆阳市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停放管理条例》,创制智慧付费、居住区域优惠停车、告知承诺等制度规范,运用智能化管理方便群众停车,既体现了“放管服”改革“不来即享”精神,又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法律制度措施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按照民法典关于车位、车库产权制度原则性规定,细化明确违规租售、只售不租等行为,设定按日连续处罚规则,倒逼车辆归位停放。条例在整治和解决停车难、乱收费、乱停车发挥了重要法治支撑作用,让群众感受到了法治的威力和温度。针对居民反映突出的业主大会召开难、住宅物业无人管问题,2018年8月制定实施《庆阳市物业管理条例》,2021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条例进行修正,增补物业服务人采取停止供电、供热、供水、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禁止性行为的行政处罚规定,破解了小区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upfile

(市人大常委会赴基层开展《庆阳市燃气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

        发挥人大监督“利剑”作用,才能让法律长牙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注重从“民需”中彰显人大监督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监督释放法规治理效能。加强法规公布、法规阐释和法规宣传,确保法规及时正确施行。细化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督促执法主体制定法规配套管理办法。比如,授权、责成政府制定《燃气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办法》《燃气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确保法规执行到位。紧盯法规关键条款进行“点穴式”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作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确保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upfile

庆阳市燃气管理条例》《庆阳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正)》新闻发布会召开

在谈到今后立法工作时赵立新说:地方立法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小切口、有特色、人大主导立法”,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融入立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地方立法工作才能行稳致远、才能有生命力。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将紧扣立法为民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围绕立法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制定一批具有体现庆阳“山水塬林田”等地域特征、人文历史的“小切口”法规,用满载民情民意的特别制度措施治疗“地方病”,破解更多民生难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来源丨法工委   杨京峰

编辑丨张博钰

审核丨朱玉婵